第四章 物事人非(7/12)
丁少秋问道:“那么你老是那一门派的呢?”
乙清子笑了笑道:“除了当年三友之外,没有第四个知道老道来历,但你学了“
天真气”,总不能不让你知道此种玄门真气的来历,老道应该算是崆峒派的
。这话你也许听不懂,崆峒派的
,就是崆峒派的
,老道怎么会说应该算是崆峒派的
呢?”丁少秋点着
,他没有问,但点
就是要问的意思。
乙清子笑道:“因为崆峒派已有两三百年没有在江湖上走动了,也许仍有传
隐迹
山亦未可知,老道只是在崆峒一处岩
中得到几页练气行功的真诀,就是传你的“
天真气”,并没拜师,但老道心中却一直把自己看作崆峒派的传
,如此而已。”
丁少秋道:“那弟子也可以算是崆峒派的了。”
乙清子大笑道:“算是可以,但不能说是正式的。因为你爷爷是武功门的,你也练了武功门的武学,可以说是武功门的
;但你是正式拜在白鹤观松阳门下,照理说,你应该是白鹤门的门下弟子。”说到这里,站起身道:“走,老道陪你出去,没有老道指点,你只怕还找不到出路呢。”丁少秋随手取起长剑,跟在老道长身后,走出石窟。
乙清子领着他走到一处较为平坦的石崖上,站停下来,伸手朝东北方指了指,说道:“翻过前面这座山岭,可以看到一座高竣的山峰,那就是大行山了。”
丁少秋突然跪了下去,含泪道:“弟子就在这里和老道长叩别,弟子有空会再来看老道长的。”
乙清子从大袖中取出一个蓝布小包,递到丁少秋的手中,说道:“孩子,快起来,这包东西,你好好收着,老道云游四海,你再来也未必会碰得上,有缘,自会有后会之期,现在已是午刻,你该下山去了。”
丁少秋接过布包,站起身,含着泪水,点点,
中叫了声:“老道长,弟子……”那知这一眨眼之间,明明站在自己面前的老道长,不知何时,竟然已经走得无影无踪。
丁少秋不期一怔,擦泪水,心想:自己练了三年功,听老道长说,还只有三成火候,不知要练到什么时候,才能像老道长这样飞行绝迹。这就依照老道长指点的路径,举步朝山下走去,那知轻轻一纵,身子就像飞了起来,一下就掠出去三四丈远。
心不由吃了一惊,急忙站住,这三年来,他从未出过
窟一步,只知三年前自己在白鹤观,经常在峰顶去练剑,那时自己用力一纵,才不过一丈来远,可见这三年来自己勤练“
天真气”,轻功居然进步得如此神速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