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九章 (3/5)

业)。

其时为了这南北两大都会的选择,颇有一番争论。

虚若无更提出自古以来,每逢分裂之局,均是北必胜南,偏安南方者最后莫不被北方所灭,屡应不爽。

可是朱元璋久战求安,终不采纳两之议,道:“所言皆善,惟时有不同耳!长安,洛阳、汴梁实周、汉、唐、宋故都。但平定之初,民未苏息。若建都于彼,供给力役,悉资江南,重劳其民;若就北平,宫室亦不无更作。建业,长江天堑,龙蟠虎踞,足以建国。临濠前江后淮,有险可恃,有水可漕,朕欲建为中都,如何?”

谁是皇帝谁说了算,所以众臣唯有称善,就此以金陵为都,易名应天府,以示上应天德,成立大明。

北平则改名顺天府,封与军功最大的儿子燕王朱棣,北方遂落其掌握上,于此亦可知谢廷石实乃天下十三布政司里最有权势的边疆大臣。

这掌握着大明命脉的古都应天府,城区面积广阔。

长江自酉甫横穿城北,艳名著天下的秦淮河由城南,绕城西再北流江。

秦淮河江前的河段,两旁青楼林立,大多是历史悠久,国势虽有兴衰,但这段河岸总是热闹非常,以另一种醉生梦死的方式存在着。

江河两岸平原千里,东有宁镇山脉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相连,房舍连绵,名胜古刹,说不尽的千古风流。

这时官船正在波平如镜的秦淮河上,缓缓靠往岸旁去。

八艘京师的水师船布防在河的两岸和前后,阻截着其它船只的接近。

外远处是状如伏虎的清凉山。山上是逶迤蜿蜓,昂首挺立的峥嵘石岩和古老墙堡,那就是石城的遗址了。

韩星、范良极、谢廷石、陈令方等全齐集船旁。等待着下船的时刻。

岸上驾起了两个高达四、五丈的竹塔,“劈劈啪啪”火光烁跳中由下往上烧去,送出了大量的浓烟和火屑的气味,平添了不少气氛。

旁的空地上排了十多列甲胄闪闪,怒马鲜衣的禁卫军,旗帜飘扬,好不威风,若不是见惯场面的,只看那阵势便要心胆俱寒。

还好众都不是没见过场面的,到也没什么感觉。

隆隆声中,官船泊到码去,自有牵缆系船,降下跳板。

蓦地岸上近千的御林军往前迎来,接着左穿右,井然有序地变化出不同的阵势,配合着飘扬的旗帜,既威风又好看。

然后分成两组,水般往后退去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